佳木斯金属护桥消防用涂塑钢管是采用直缝焊管与重防腐改性环氧树脂粉末涂料,经高温预热后,涂塑层与钢管内外壁高温熔结而成的钢塑复合管。热浸塑是唯一采用两次加热固化涂塑成形的新工艺,保证了涂层与钢材达到最大结合力,每平方附着力达50-70公斤,在长期使用中附着力不会出现衰减,因而防腐性能远超过目前国内的同类产品。热浸塑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比传统的防腐能力考核成绩有显著提高,尤其在硬度、耐酸碱盐腐蚀、力学性能、耐磨性、加工性能等方面有明显改变。金属护桥研发产品用途: 1、各种形式的循环水系统(民用循环水、工业循环水),性能优良,防腐年限可达50年; 2、消防供水系统; 3、各建筑的给排水输送(特别适用于宾馆、酒店、高档住宅区的冷、热水系统); 4、各种化工流体输送(本产品耐酸、碱、盐的腐蚀); 5、电线电缆的地埋管、过路管; 6、矿山、矿井的通风管、供、供水管; 7、城市的排污管线。
佳木斯金属护桥(5)管道敷设。①装管前应去掉PSP钢塑复合管材连接部位的复膜层;②检查钢塑复合管接口各附件是否 齐全;③对DN50及以下管件,按PSP钢塑复合管件装配说明书附图所示顺序,将螺母、卡环、垫圈、密封环 依次装在管材上,然后将管材插入管件承插孔,最后用扳手将螺母拧紧即可。④对DN50以上的大管件连接时,先将接口、卡环、垫圈、密封圈套在管材上,然后与接头法兰盘连接,拧紧螺 栓。拧紧法兰盘螺栓时应对角同时紧固,防止偏斜造成密封不严。⑤室内钢塑复合管道敷设时,管道距墙面的距离应为12~15mm,PSP钢塑复合管道穿楼板时须设置钢套管,高出地面50~100mm。在干管安装 时,不得有塌腰、拱起的波浪现象及左右扭曲的现象,不得在衬塑钢管上套丝,管道系统的横 管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孔。金属护桥研发⑥埋地敷设的PSP钢塑复合管和PSP钢塑复合管件外表面途油漆或沥青进行防腐处理,但室内暗敷的可直接埋楼办入楼板中,埋设在墙槽的采用1:2水泥砂浆填补。室内地坪以下管道铺设在土建工程夯实的土层中,敷设的沟底应平整,必要时可铺100mm 厚砂垫层。⑦钢塑复合管埋地管道回填时,应先用砂石或颗粒粒径不大于12mm 土回填至管顶上侧300mm处,经夯实后回填原土。⑧管道在敷设时应考虑因温差引起的伸缩长度变化,并视计算情况采取相应的补偿伸缩措施。
优选金属护桥1、管道切割,管道切割应采用金属锯,大口径管宜采用锯床,使用盘踞切割时,其转速不得大于800r/min;被切割管道的截面应垂直于管轴心7a686964616f31333332393366;2、 管道连接前准备:经过切割后的管道端口应用细锉将金属毛边修光;涂塑管应采用专用铰刀,将涂塑层厚度1/2倒角,倒角坡度宜为10° -15°。涂塑钢涂层在端口完好,应采用削刀削成倾内倒角;金属护桥研发如端口有破损必须进行修补(采用修补液),修补至涂层为整体无裂缝;滚槽后在槽突出部分的涂塑层会受到损伤,必须进行修补,修补至涂层表面光滑,整体无裂缝无破损点;清理加工应采用棉回丝和毛刷清除管端和管内的油水和金属切削;3.连接方式1.螺纹连接,套丝应采用自动套丝机,执行现行国家标准GB/T7306;2.法兰连接一次安装法:可现场测量、绘制管道单线加工图,进行加工涂、衬塑后,再运抵现场安装;二次安装法:可现场用非涂、衬塑钢管和管件,法兰焊接,拼装管道,然后拆开进行涂、衬塑加工,再运抵现场安装
佳木斯金属护桥外观检查:目测检查涂覆钢管的外观质量,试验结果应符合5.1的规定。 厚度测量:从涂覆钢管的两端取不同长度的两个横断面,在每个横断面用电磁测厚仪测量圆周上直交的任意四点的涂层厚度,试验结果应符合5.4的规定。针孔试验:管段试件长度约为1000 mm,用电火花检漏仪对钢管涂层在规定试验电压下进行检查,涂层厚度不大于0.4mm,试验电压为1500 V,涂层厚度大于0.4 mm,试验电压为2000 V。检查有无电火花产生,试验结果应符合5.5的规定。附着力试验:附着力试验按CJ/T 120-2008中7.4.2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6的规定。弯曲试验:DN≤50mm的涂覆钢管进行弯曲试验。金属护桥研发管段试件长度为(1200±100) mm。在温度为(20±5) ℃的环境下,以钢管公称通径的8倍为曲率半径,弯曲角度为30o,在弯管机或模具上进行弯曲。弯曲试验时管内不带填充物,焊缝位于弯曲主面的侧面。试验后,从弯曲圆弧的中部将试件剖开,检查内涂层,试验结果应符合5.7的规定。压扁试验:DN>50 mm的涂覆钢管进行压扁试验。管段试件尺寸长为(50±10) mm。在温度为(20±5) ℃的环境下,将试件置于两平板之间,在压力试验机上逐渐压缩至两平板间距离为试件外径的五分之四,压扁时涂覆钢管焊缝垂直于载荷施加方向。试验后,检查内涂层,试验结果应符合5.8的规定。冲击试验:从涂覆钢管的任意位置切取长约100 mm的试样,在温度为(20±5) ℃的环境下,进行冲击试验,观察内涂层的损坏情况。试验时,焊缝应在冲击面相反的方向,试验结果应符合5.9的规定。